2008年6月30日 星期一

Day 9 - 行萬里路,來讀一卷書

古人有云 : [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 不過,我這次來美國,沒有車,沒有駕照,實在是寸步難行,飛了萬里過來,卻無法離開UCI這方圓幾里路,更別說是行萬里了.同時間,又在語言及課程作業的壓力之下,只好來"讀一卷書",以免荒廢時日.雖然是美國的星期天,但我除了中午看了精彩的EURO 2008之外,其餘時間都在寫HCI的作業2.(題外話 : 德國踢的艱辛,後衛拉不住Torres一分飲恨,要給西班牙拍拍手!)

來到美國,最大的衝擊應該算是這一堂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的課了,在交大,我上過林奕成老師開的HCI,內容也相當不錯,除了介紹人機介面的歷史及演進,還要我們做一個利用Web Cam當成input的遊戲,以及兩人一組的HCI Project. 記得當時我跟辰璞是做一個叫"搖控精靈"的東西,我們的想法來自於有一天Lab Meeting的時候,老闆想要問學長投影片第15頁的地方,但是他只知道要往前往前往前,結果學長一直按Page up,過頭了,老闆就要他再往後往後往後,學長猛敲Page Down結果又過頭了.都是自己人還好,想像一下有人在Conference台上報告,台下舉手問問題卻一直找不到正確那一頁的情況,真是夠糗的.於是,我們就寫了一隻手機程式,利用Bluetooth和一些配對的演算法操控報告者目前Focus的Application,舉例來說,假設A在報告,台下的B對前幾頁有問題,他就可以舉手發問,然後用B的手機操控正在報告的A的投影片,因為他自己會比較知道是哪一頁,也就是把手機當做搖控器,還可以操控Media Player and Adobe PDF Reader,當時這個作業也得到老師不錯的評價.

但是,現在在這裡上這位David Kay的HCI,讓我有更深刻的感受.

作業二他一口氣出了六題,但卻只有兩題是需要交的,其他四題都是要同學看長短不一的文章,並且把心得記在心裡,以便下次上課時可以討論. 首先,我認為這樣的美式學習有助於課堂互動,在台灣,課堂之外還閱讀相關文章或書籍的學生是少之又少,另外,上課時的互動性也沒有美國來的強,不過我覺得研究所的課越來越多人敢發問了,這是好現象.

其中有一題,我一定得提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上一次的課堂中,老師提到了一個HCI中有名的定律叫 Fitt's Law,這個定律的主要概念便是"使用者的pointer focus到目標的時間",會與 "使用者pointer與目標的距離"成正相關,並與"這個目標的寬度"成負相關.簡單來說,就是距離越長,目標越小,使用者越難點選到他要的目標;反之亦然.

這次的作業David Kay要我們看一個網頁, 這裡面有十個Fitts's Law的相關題目,作者說,這十題是測試你對HCI及Fitts's Law的概念,你只要是一位電腦的使用者,有用過Windows,大概懂得Fitts's Law在說什麼,自認為對"人"很了解,就可以來試試看.

下面我把十題翻譯成中文,請大家試著回答看看,解答請看原作者的網頁 :


1 。微軟會為每個工具顯示一個標籤在工具列上,但為什麼這樣子的設計會讓你選取工具的速度更快?請提出至少一個理由。

2 。在小畫家中,您有一個調色盤的工具,左方螢幕邊緣的工具列有2x8個16x16像素的圖示。在不要移動它或放大圖示的情況下,什麼方法會讓我們可以減少點選工具的平均時間?

3 。假設您是右撇子,現在游標在螢幕中心,已知您可以在 1600 × 1200 的螢幕上放置一個 1 pixel 的目標,請說出五個螢幕上可以準確點到這個目標的位置. (加分題:把這五個位置的選取時間由快到慢排列)

4 。 Microsoft提供了一個工作列,可以沿著螢幕的邊緣放置,而且讓使用者能夠隱藏。這個工作列的狀態不是永遠顯示就是不用時隱藏. 我們發現自動隱藏對系統的使用會非常沒有效率,請提出至少兩個原因解釋為什麼.

5 。請說明為什麼 Macintosh的下拉式選單在操作速度上比一個典型的Windows下拉式選單快了將近五倍。(加分題 : 提出兩個原因說明為什麼微軟在這部份做了這麼愚蠢的決定?)

6 。請說明多層式選單中的瓶頸為何? 同時解釋為什麼在這個瓶頸上,Macintosh比Windows的表現要來的好?有其他你能想到可應用於此的技術嗎?

7 。請列出至少一個圓形選單與目前標準的線性選單相較之下的優點。

8 。針對線性選單,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使點選各項 item 時的效率更加平衡?

9 。在iMac上,愚笨的設計師不僅把滑鼠變成圓的,還把鍵盤的Command Key給砍掉一半好讓鍵盤的深度變淺,為什麼這是很蠢的決定呢?

10 。解決以上的九個問題的方法,存在怎麼樣的共同點?


我自己只能回答其中的幾個問題,像Macintosh跟iMac因為沒有很熟,只能憑印象回答,不知道大家能回答幾題?不論成績如何,這樣的過程一定會對了解Fitts's Law和HCI有很大幫助,將理論套用在實際運作全世界的系統之上,透過思考,才能真的讓學生往後在科技公司設計Application時,還能想起今天這十個問題,並將自己的介面加以改進.

3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原來在介面的設計上是有理論在探討的,不過平常使用時倒是一點也看不出來,這十個問題有些感覺探討的很細微,平常使用時都沒有去注意到,一般使用者會注意到這些細微的地方嗎?

話說回來,是使用者還是設計者去主導介面的設計呢?

Eric Chou 提到...

Well,使用者會不會注意到這些細微的地方呢? 我覺得是會的,但是那往往是一瞬間的不方便,時間一過或久了就習慣了,像是有一題關於Windows的自動隱藏工作列,我就很不能適應啊,可是如果你問我為什麼不適應,我也說不大上來,就只是不好用,沒有仔細去想.

針對這一點,David Kay要我們每個人隨身帶著一張紙,當生活中一有不方便的事情時,立刻把它記下來,這樣才不會忘記.

另外,設計者同時也是使用者,只要在設計時自己不要忘記這一點即可.

Unknown 提到...

因此這些問題不是理論上的吹毛求疵,而是實務上的精益求精。


那麼事實上,使用者或許沒那麼專業,或許沒有注意到某些小地方的不方便,或許不會參與到介面設計的過程,所以結論是設計者在設計的時候要加強從使用者的角度去感受使用的感覺並加以改善囉!